- 社会企业行业认定操作指南
进入认定系统,初步填写机构的基本信息、企业业务及架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简单地从社会使命、利益相关方、价值创造与利润分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进行初步评估,助力申报机构明晰目标和使命。达到基本分数基本要求,则将收到下一阶段的问卷链接推送。
进一步对申报机构的使命优先性、社会问题聚焦的精准度、商业模式、价值创造与分配、利润分配、公司治理、环境影响度等细分维度进行解析。
四维评估分数达标后,需要上传佐证材料。工作人员会根据佐证材料中提供的数据,对答卷进行人工校验并结合实际情况修订分数。
校验修正后,社企认定平台将召开专家评审会,随机邀请三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本月通过四维评估的申报机构进行分级评定。评定的结果将在3个工作日内对外公布。
请搜索关注公众号:
社企服务平台
点击公众号菜单:
来认定,访问认定入口
社会企业认定平台(CSECC)对于社会企业的定义为:社会企业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首要目标且有制度确保社会目标不漂移;其管理团队具有明显的社会企业家精神,能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法人组织,同时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清晰的、可测量的。
社会企业行业认定脱胎于2015年开始的中国慈展会社会企业认定,也是中国第一个民间性、行业性的社会企业认定办法,具体认定执行工作由社会企业认定平台(CSECC)负责。
CSECC自2015年至今已对全国超过2300家企业和机构开展社会企业认定,通过认定的社会企业为593家,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47个城市,涉及环保、养老、教育等16个社会领域及19类特定人群。
自2020年9月20日起,社会企业行业认证调整为常态化认定,即社会企业随时申请,随时认定,每月进行一次集中认定发布与授牌。
同时已认证的社会企业将不再实行有效期限制,而是由CSECC对已认证的社会企业采取年度影响力测评机制,确保已认证社会企业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社会企业认定平台(CSECC)对于社会企业认定的范围界定为:
上述机构应登记注册成立并运营满一年及以上,认同社会企业理念,具有健全财务制度、实行独立核算。
社会企业认定平台(CSECC)联合社界咨询SEC及其它专业机构就中国在执行行业与地方认证的三家非营利的认证机构所实施的《中国社会企业行业认证标准体系》、《地方社企认证体系》标准的实践分析与研究,推出了社会企业认定的四维标准,我们称之为社会企业认定的2.0时代。
四维认定体系包括了社会使命、社企利益相关方、价值创造与利润分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的指标。四维指标把作为社会企业相关维度评价和标准通过定性定量的问题完成企业认定的自评过程;让企业清晰知道认定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社会企业行业认定将社会企业一共分为金牌社企、好社企、社会企业、观察社企4个等级。
● 从国家层面来看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从中国的社会企业来看,其发展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是社会公共利益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产物,将明确的社会目标作为宗旨,创新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法,不同于传统商业的利益分配模式及面向特定人群或弱势群体的广泛的受益面。
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社会企业是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下所提出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尝试,是中国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体现!
● 从社会层面来看
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5年的迭代,充分吸收引进国外的认证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企业认定方法,其认定的16大社会领域、14类受益群体以及四维认证体系都经历了实践检验。
已认定的社会企业在促进我国普惠性的教育养老事业、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特定群体就业、创新社区治理服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消除贫困等领域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社会企业认证能够在社会使命完成方面,引导社会资本朝社会性方向流动,激励民间力量积极解决社会问题。
● 从企业层面来看
社会企业认定可以形成社会企业身份识别机制,这一机制的延伸效果会引导公众和投资者的行为,通过具体的行动支持社会企业。消费者对有认证标志的社会企业产品有更为积极的购买意愿,认证标志 (Logo) 是增强社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工具。
在日渐兴起的“耐心资本”投资和“投资向善”和时代,更便于投资者选择投资标的,这一机制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把资金的供需方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便于社会企业被公众和潜在投资者认识赢得社会认同和支持。同时,通过认证对社会企业作出资产锁定及其他规定,可以防止将公共资产转移到私人手中 。
社会企业认定机制也是一种监督机制,获得认证资质的社会企业要自我监督以不偏离认证标准。在认证后引导和督促社会企业改善内部治理,促使社会企业践行社会使命和公益目标,防止发生“使命漂移”。
此外,北京、成都、顺德各区都公布了社会企业的扶持政策和办法,除此之外,身份认证、价值认同、行为规范、跨界合作、品牌提升及社会影响力投资关注等,才是认定社会企业的长期利好。
在线咨询:微信在线客服
邮件:shechuangxing@ssicn.org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