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政策的推动之下,四川省成都市已成为国内社会企业发展的“高地”,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的、更小型、更贴近社区与居民的社区社会企业正在悄然增长。
社会企业是以有效追求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持续用商业手段提供产品或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并取得可测量的社会成果的新型企业或社会组织。成都市认定的在有效期内的社会企业有126家,这些机构上一年度营收总额超7.48亿元,累计服务各类城乡社区700余个,受益人群超100万人次。
目前,成都正推动社会企业向社区下沉,使其社区服务日趋丰富。部分政协委员也成为社会企业的探路者,为推动其发展建言献策。
01家门口的社会企业
70岁的甘华富师傅是一名有56年经验的老裁缝。几年前退休后,总觉得无事可做。而同时社区里的裁缝服务却日趋缺乏。如今,在成都市十八匠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工位上,甘师傅实现了“再就业”,每月可增收近3000元。
“十八匠”是成都正在大力推广的社区社会企业模式。该公司由社区居委会以特别法人身份全资成立,由社区两委等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运营。魁星楼社区工作人员王媛介绍说,公司设理发、缝纫、维修3个固定摊位,结合巡回服务提供便民服务,目前已开展公益服务200余次,收益近3万元,均被用于社区公共服务。
据郫都区社治委副主任周奕汐介绍,该区去年出台了社区社会企业培育办法,形成了“一库、一中心、一平台、一学院”的发展态势,其中的“一库”是社区社会企业库,目前已有16家机构入库,每家可获1万元“天使资金”助力发展。
在武侯区七道堰社区,一张大屏清晰地显示收支账目的实时情况,这是社区信托制物业开展工作的场景。社区书记陈懿介绍说,该社区流动人口较多,老旧院落有62个,缺少物业服务。2021年,社区成立四川杞稻焰社区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信托制物业服务探索解决老旧小区管理难题。公司整合社区的物业服务资源,成立社区信托制物业服务中心,统一调配环卫工、水电工等服务人员;同时将老旧院落导入信托制物业服务,迄今已导入6个小区,服务1000余户居民。陈懿透露,近期将新增导入4个院落。
社区社会企业提供的物美价廉、有新意的公益性服务,正是那些商业领域不提供或高价提供的服务。成都市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夏璇表示,社区社会企业是老百姓“家门口的社会企业”,其核心在于“治理、服务、发展、保障、互助”统筹发展。
02可持续发展呼唤政策创新
在成都,社区社会企业往往结合自有独特资源追求可持续发展。
在郫都区郫筒街道的书院社区,盘活社区闲置土地资源的创新做法被多方认可,已成为社区治理的一张“名片”。
书院社区书记黄菲介绍说,针对小区里不适于建筑用地的“三类地块”,与有关部门协商后,通过社区营造等手段,以探索农耕文化为路径,让居民免费认领种菜的“格子”,并负责认领地块的卫生。社区还开展农夫市集活动,售卖蔬菜获得收入后,捐赠给社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居民参与到社区公共事项的协商决策中,形成了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
书院社区于2018年10月成立了书院家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之一是基于书院社区治理的研学业务,还代理生态产品、运营公共空间拓展业务。黄菲说,社区今年计划召开居民议事会,引入社区合伙人,盘活闲置空间。
对于社区社会企业未来的发展,黄菲希望有更多政策性突破,其一是完善公司组织管理架构;其二是建立社区社会企业的机会清单,“例如区级招标代理项目,社区公司可以去竞标,能就近解决灵活就业。”
03委员建议改善“营社环境”
成都市成华区政协常委熊红霞是社会企业的探索者,10年来,她的企业成功帮助20万名残障人士圆梦旅行,饱览大好山河。
身为四川省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会长的熊红霞认为,社区社会企业的发展前景不错。她和团队目前正在试水类似业务,在重庆、温江等地的社区开办“一角咖啡”,员工有不少是听障人士、孤独症儿童家长等群体,咖啡店已实现盈利。
熊红霞认为,社会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首先是遵循商业逻辑,“要专业,要拥有领域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其次,要有公益性,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因此,社会企业的运营极为考验创始人和团队的能力。
成都市政协常委、新民智库理事长马树海也是一位社会企业的实践者。早在2019年,他创办的助力成华区对口帮扶甘孜丹巴县的公司被认证为社会企业。他也认为,社会企业的运营要遵循市场逻辑。
“2013年,我们支持退伍军人成立了祠堂街社区服务中心,按照‘一院一策’的方式,基于居民付费能力提供物业服务。10年来,我们管了13个院子,物业费收缴率达到95%以上,居民参与小区自治,我们将这种模式称之为‘自治物业’。”
马树海认为,应持续改进社会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与“营商环境”相对应,他提出了“营社环境”的概念,即社会主体、市场主体、个人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制度性安排,包括体制机制、法律法规、规则程序等。
目前,“营社环境”已被纳入成都市政协重点调研课题。
如何改善社区社会企业的“营社环境”?马树海建议,一是要有大量社区试验,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有关部门进行柔性管理,用审慎包容的态度支持各种社区试验。二是在政策方面,要尽可能地参考经济部门,“少点资料,少点档案,少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三是社区社会企业工作者眼里一定要有问题,加强政策解读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和基层服务能力。
熊红霞也建议,应加大对社会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社会企业获得的政策优惠,至少应该和同类业务的一般商业企业看齐,否则不利于社会创新。”
她建议政府在初创类社会企业的前两三年给予资源匹配的支持,并在人才认定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匹配。“我认为,衡量社会企业价值的不能只有产值,而要看其创造的社会价值。”熊红霞说。
本文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