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阅读 | 社会企业:一场公益与商业,鱼和熊掌兼得的有益探索
在社会的角落,有太多的脆弱群体需要被关注。患有孤独症的儿童、需要看护的老人以及各类残障人士……面对这些社会的边缘,社会企业——这一兼具商业运作和社会责任的新型企业模式,正在用它们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创造更多美好。
-
推荐阅读 | 新修正的慈善法今起施行!修正要点,一文通览→
近年来,伴随着公益事业迅猛发展,慈善行业也出现了各种新问题。作为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法治保障,2024年9月5日,第九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正式施行。
-
行业动态 | 事关养老托育服务消费,这场新闻发布会干货满满!
2024年8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
南方周末 | 大米和小米:以商业手段更好地服务特殊需要儿童
社会创新需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找到用户需求的真正问题所在,围绕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中应坚持科学精神、坚守人文价值。
-
三中全会前,这场座谈会释放改革重要信号
5月23日,山东济南。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
央视新闻 | 8年洗了10万辆车 这群“喜憨儿”靠自己的努力赢得尊重
有一群特殊的孩子,被称为“喜憨儿”。虽然在智力上有些许的欠缺,但他们却同样拥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深圳,就有这样一群“喜憨儿”在洗车行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
-
四川观察 | 成都探索“信托制”物业模式,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信托制物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小区的事务是由小区业主决定,物业公司相当于一个管家、保姆。通过合同制的形式来双方约束,共同进行小区治理。”
-
人民政协报 | 成都:社区社会企业有“新益”
在创新政策的推动之下,四川省成都市已成为国内社会企业发展的“高地”,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的、更小型、更贴近社区与居民的社区社会企业正在悄然增长。 社会企业是以有效追求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持续用商业手段提供产品或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并取得可测量的社会成果的新型企业或社会组织。成都市认定的在有效期内的社会企业有126家,这些机构上一年度营收总额超7.48亿元,累计服务各类城乡社区700余个,受益人群超100万人次。 目前,成都正推动社会企业向社区下沉,使其社区服务日趋丰富。部分政协委…
-
中国社区报 | 社会企业在新时代社区治理中大有可为
社区社会企业作为社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目标导向,多数是党组织引领下由城乡社区居(村)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特别法人控股或全资成立,以解决社区问题、提供社区服务为目标,以创新商业模式开展经营管理,所得部分或全部利润用于持续反哺社区、促进社区治理发展的特定组织类型,在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中大有可为。 首先,社区社会企业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结构性嵌入社区。 一方面,随着社区商业、社区经济快速发展,社区所集聚的利益及商业价值日益显现,可通过社区社会企业加以合理规范运用,从而增进…
-
人民日报 | 成都社区社企联动社区基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12月22日 第15版)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王永战、游仪 原标题:社区基金“杠杆”撬动基层治理效能 —— 导读 三角梅凌寒绽放,栀子树依然青翠,冬日的四川省成都市电信路26号院生机盎然。拾掇着小花坛里的杂草,居民俞涤生脸上笑盈盈:“过去花坛破旧,如今焕然一新,靠的是社区发展基金助力。” 2017年6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不断拓宽城乡社区治理资金筹集渠道,鼓励通过慈善捐赠、设立社区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